
資策會MIC:全球供應鏈重組 ESG成為釐清供應商活動的重要工具。(友達提供)
全球產業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動,川普2.0持續驅動全球供應鏈重組,而快速發展中的AI將成為企業因應變局的新利器。為協助臺灣中南部業者掌握產業脈動,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今(15)舉辦第38屆MIC FORUM Spring《AI無界AI Boundless》臺南場次研討會,聚焦供應鏈管理AI化與ESG發展,同時關注AI賦能智慧城市的關鍵議題。資深產業分析師劉佳苹表示,企業僅依靠傳統數位化、線性工作流程,已難以即時回應市場與突發事件,須以「數據、機制、AI」為核心,建構智慧韌性,提前識別潛在威脅、靈活調整應變,並確保營運不中斷,才能在全球變局中維持競爭力。
針對供應鏈AI化,資策會MIC表示,AI技術演進大幅降低企業整合資料的門檻,除此,AI Agent將是企業供應鏈轉型的關鍵,AI Agent可基於場景任務,選擇合適的AI技術或工具組合,加速資訊整合、優化建議提供,再到決策執行。資深產業分析師劉佳苹分析,未來企業供應鏈AI應用將朝向多模型組合協作發展,以AI Agent作為互動介面,結合預測型AI與生成式AI,達到端到端供應鏈流程資源配置最佳化,企業將可在單一入口或介面,透過人與多Agent協作進行快速分析、決策到執行,實現主動偵測與資源調度的全流程供應鏈AI化轉型。
除了以AI進行供應鏈轉型,企業須持續關注的還有ESG發展,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中,ESG已成為釐清供應商活動的工具之一。資策會MIC指出,川普2.0是ESG與跨國環境永續推動的主要風險,然而國際大廠、金融業者與第三方認證機構並未因此停下腳步,仍舊積極的推動ESG透明度。產業顧問施柏榮表示,除了環境倫理,ESG發展的核心精神即在於企業營運資料的透明度與可信任性,隨著關稅政策驅動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,ESG將在企業取得全球供應鏈信任上扮演要角,除此,導入AI、數位工具也成為強化企業因應ESG、供應鏈變化的策略。
資策會MIC表示,全球供應鏈重組對於企業導入ESG、淨零,主要將有四大影響。首先,部分企業因為川普因素對ESG轉向觀望態度,然而預期國際大廠將持續加大供應商管理規範力道,藉此取得供應鏈資訊;二,由於大廠ESG供應商管理規範持續,赴美設廠的企業將可能面對高昂的再生能源成本的挑戰;三,企業增加的關稅成本將可能排擠在ESG、淨零的投入,造成潔淨科技等新興科技的投資金額下降;四,因應生產據點轉移,企業須重新適應不同地方的淨零與環境法規,甚至在新據點重新建構環境處理、能源服務提供商網絡。
資策會MIC表示,除了在供應鏈轉型與助力ESG上扮演要角,AI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智慧進化的關鍵動能,特別是在於提升城市數據分析預測、城市環境建模,以及即時監測等任務的能力。綜覽全球,有六大AI城市應用特別受到重視,包含:政府治理、安防韌性、城市基建、生活健康、移動,以及環境永續,隨著智慧城市AI應用蓬勃發展,「信任」與「城市資料治理」兩大課題的重要性也急遽提升。
資策會MIC產業顧問鄭兆倫表示,須建立市民與多方利害關係人對數據蒐集與應用的信任,不僅是AI技術透明度與可解釋性,更須讓AI應用策略緊扣智慧城市發展願景,並藉由公共溝通機制深植民心;針對城市資料治理,從資料生命週期的視角出發,AI智慧應用開發涉及多元數據蒐集、處理與應用,需同步應對資料格式不一致,且不易互通、權責界定不清、隱私爭議與應用價值不明等四大資料治理挑戰。因此,現階段推動AI智慧應用,城市主責機關宜建立統一資料標準與平台框架,明確訂立資料權責歸屬與協作規則,打造高品質的城市資料基盤。